記得在遠流尚未重新出版Tom Ripley整套時,我就已經看過其中的兩本(也是台灣翻的唯二本)《天才雷普利》、《雷普利遊戲》,兩本都有被改編成電影分別是《天才雷普利》和《魔鬼雷普利》。

 

不論是書和電影我都很喜歡,不過因為書整套還沒看完(放在台北,嗚)所以先來討論電影。

 

《天才雷普利》是Tom Ripley系列的第一本改編,作者Patricia Highsmith也是湯姆人生的轉捩點。故事敘述平凡無奇的湯姆˙雷普利在迪奇˙葛林里的父親要求下,去到了義大利勸迪奇回家繼承家業。然而湯姆到了義大利卻被迪奇恣意揮灑的生活所吸引,使他漸漸想要取代迪奇……。

 

湯姆其實是個有點小聰明的年輕人,靠著偶爾的小詐財度日,但是一趟義大利之旅讓他走向了生命的另一方向。一開始湯姆曾想過改頭換面,利用這次的旅行改過向上,然而在他與迪奇的友情變調時卻讓他走向不可知的方向。湯姆並不喜歡殺人,但是必要時卻又會冷酷的做出選擇。他從不打算成為一個殺人犯,但是在身份可能被識破時,卻又會將阻礙一一解決。《天才雷普利》迷人和獨特之處正是因為觀眾和兇手在同一立場上,它模糊了原本的正義和道德,讓Tom Ripley成為殺人犯裡的獨格。

  

雖然書裡的描寫讓人感覺湯姆其實不喜歡女性,所以有些同性戀傾向,但是電影中有點刻意放大這一塊(所以讓我看的有點爽(?)。劇中湯姆在遇見迪奇時看起來似乎迷戀著迪奇,但我覺得他喜歡的是構成迪奇的一切,那種不羈的生活,自由的空氣。但是遇到了彼得—一個善良的英國音樂家,那才是他的心靈歸屬。我一直覺得湯姆是真的喜歡彼得的,但是為現實所迫必須做出抉擇。

 

 

記得電影中有一幕Peter在教堂中指揮室內樂,宏偉莊嚴的教堂,Tom台頭看著在樓上指揮的Peter,那一刻,我真的覺得那是個強烈的對比,單純正直的Peter和內心黑暗的Tom。

 

劇中Tom曾說:「You never meet anybody you think is bad person…Don’t you just take the past and put it in a room in the basement and lock the door and never go in there. That’s what I do. And then you meet someone special, all you want to do is toss him the key. Say: ”Open up, step inside. ” But you can’t because it’s dark and danger…」

 

(你從沒遇見過你認為是壞的人……。你難道不把過去藏進一個地下室的房間,然後鎖上它再也不走進去。我總是這麼做。但當你遇見一個特別的人,你想做的只有給他鑰匙,說:「打開吧,走進去。」但是你不能,因為你知道那太黑暗太危險……。 )

 

我覺得這就是Tom,他也許做了當下唯一的選擇,但那不一定是他的本意,所以他將一切都埋藏在心底,無法坦白。卻期待著有天誰能懂他。

 

“I always started better, to be a fake somebody and a real nobody”

 

最後Tom對Peter說:”Tell me something good things about Tom Ripley.”

 

於是Peter說:”Tom is talented, Tom is tender, Tom is beautiful, Tom is…Tom is a mystery. Tom has secrets that don’t want to tell me. I wish one day he would… ”

 

Matt Damon演得Tom Ripley像鄰家大男孩,更加深了Tom Ripley貌不驚人卻身懷狡詐的特質,徹底展露出演技。而Jude Law飾演的迪奇˙葛林里,則完美呈現了那個放蕩不羈的公子哥兒,雖然Peter在原作中其實沒有太重的戲份,可是在電影中卻加重讓我覺得奇怪(?)但整體而言仍是改編不錯的電影。

 

p.s. 其實我覺得迪奇如果改由Leonardo Dicarprio演也不錯,因為我覺得他跟Matt Damon長得更像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m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